首页> 健康科普

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指南将更新

发布时间:2017-12-22 14:17:22.0 作者:健康报 浏览次数:0

“现在北京地区中小学学生的不良视力已达56.5%,肥胖为14%,营养不良率为1/4;高血压、糖尿病等成人慢性病也有出现;自闭、焦虑、暴躁等心理问题也不少见。”近日在京举行的健康中国战略与健康教育进课堂研讨会上,提及目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言语间难掩担忧。

  “有的孩子偏瘦,我问他为啥不多吃点,孩子说要骨感美。”马骏说,缺乏科学的健康常识、自我认知和生活常识,少运动、睡眠时间不足,家校配合不够等因素导致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堪忧。

  “当前的学校健康教育需要反思。”北京实验学校校长曾军良认为,目前对身心健康教育缺少足够的重视,学生存在不少身心问题,终身锻炼的习惯未养成。北京市门头沟区体育学校总教练马士龙说,虽然体育课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但体育不达标的孩子大有人在,这主要是因为对体育健身的重视度不够。

  “健康教育更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项目和活动让孩子习得健康素养和技能。”马骏说,该校组织了解人体、创意厨房等相关实践项目效果良好。新的实践项目特别需要整合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共同参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海丽,在门诊中常常接诊到高度近视的中小学生。她建议,将科普纳入医生晋升职称指标,使医学专业人士有更多热情和时间去做科普。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王颖说,目前学校健康教育还缺少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没有独立课程和专任教师,健康教育实施分散在体育、生物、科学、德育等活动中。我国《健康教育》课程尚未纳入中小学核心课程体系,全国也没有系统、成熟的学校健康教育教材。

  “全民健康素质教育必须从源头抓起。”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范利提出,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效果最好,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将受益终身。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李长宁说,强化学生健康素养理念十分重要,建议把健康教育进课堂作为政府行为来抓,要让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健康教育课程,并作为学校考核的指标。教育部体卫司副司长徐贞说,教育部将把健康融入所有教育政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新模式。

  • 版权所有: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
  • 网络管理与技术支持:北京中科时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健信网)
  • IPC备案编号:京ICP备17033574号-1